飞塔(Fortinet)双防火墙配置通常指两台防火墙设备的高可用性(HA)或负载均衡部署,常见模式包括 ** 主动 - 被动(Active-Passive)**和 **主动 - 主动(Active-Active)** 两种。
以下是常见的双防火墙配置模式及关键步骤:
一、高可用性(HA)模式
FortiGate支持两种主要的HA模式:
主动-被动(Active-Passive)
- 主设备处理所有流量,备用设备处于待机状态,实时同步会话和配置。
- 故障时,备用设备自动接管。
主动-主动(Active-Active)
- 两台设备同时处理流量,负载均衡(需虚拟集群功能支持)。
- 适用于高性能场景,但配置复杂度更高。
二、HA配置步骤
1. 前提条件
- 两台相同型号的FortiGate设备。
- 固件版本完全一致。
- 通过专用接口(如HA心跳线)连接两台设备的HA端口(或指定接口)。
2. 配置流程
a. 基础HA设置
启用HA模式\ 进入Web管理界面:
- 导航到 系统管理 > 高可用性。
- 模式选择 主动-被动 或 主动-主动。
- 设置 组名称 和 组密码(用于设备间通信加密)。
心跳接口配置
- 指定HA心跳接口(建议专用物理接口)。
- 配置心跳IP地址(如
10.0.0.1
和10.0.0.2
)。
同步配置
- 勾选 配置同步,确保主设备配置自动同步到备用设备。
b. 监控与故障切换
- 监控接口:指定需监控的接口(如WAN口),若主设备接口失效则触发切换。
- 优先级设置:设置主备设备的优先级(数值低者为主设备)。
c. 保存并激活
- 提交配置后,备用设备将自动重启并同步配置。
三、双防火墙独立部署模式
若需两台防火墙独立工作(非HA),常见场景如:
- 内外网分层防护:一台处理外部流量,另一台保护内部核心网络。
- 多区域隔离:如DMZ与内网分别部署防火墙。
配置要点
路由策略
- 明确流量路径(如外网→防火墙A→防火墙B→内网)。
- 配置静态路由或动态路由协议(OSPF/BGP)。
安全策略联动
- 在两台设备上分别定义安全策略,允许必要流量通过。
- 示例:防火墙A放行HTTP到防火墙B,防火墙B放行HTTP到内部服务器。
NAT与VPN
- 若需跨防火墙通信,配置NAT规则或IPSec VPN隧道。
四、注意事项
固件兼容性
- 确保两台设备固件版本一致,避免同步失败。
心跳线冗余
- 建议使用双心跳线(不同物理接口)防止单点故障。
会话同步
- 在HA模式下,启用 会话同步 以避免故障切换时连接中断。
测试验证
- 手动触发故障(如断开主设备电源),验证备用设备接管是否正常。
五、常见问题排查
- HA状态异常:检查心跳线连接、IP冲突、防火墙规则是否阻塞HA通信(默认使用UDP 7086端口)。
- 配置不同步:确认两台设备的HA组名称、密码一致,且未启用独立配置覆盖。
- 脑裂(Split-Brain):确保心跳线延迟低,避免网络分区导致双主冲突。
通过上述配置,可有效实现飞塔双防火墙的高可用性或分层防护。具体操作细节建议参考FortiGate官方文档或结合实际网络拓扑调整。
详解主动-主动(Active-Active)模式
在飞塔防火墙的主动-主动(Active-Active)模式中,两台防火墙设备同时处理流量,通过负载均衡提升性能和资源利用率。与主动-被动模式不同,此模式需要**虚拟集群(Virtual Cluster)**功能支持,且配置更为复杂。以下是详细配置说明及注意事项:
一、主动-主动模式的核心特点
负载均衡
- 流量按策略(如轮询、哈希算法)分配到两台设备。
- 支持流量分片(例如按源IP或协议类型分配)。
会话同步
- 两台设备实时同步连接状态(会话表),避免故障切换时连接中断。
高可用性
- 任一设备故障时,另一台自动接管全部流量。
二、配置前提
硬件要求
- 两台相同型号的FortiGate设备(需支持虚拟集群功能,如FortiGate 100F及以上型号)。
- 固件版本完全一致(建议使用官方认证版本)。
网络连接
- HA心跳线:专用接口用于设备间通信(建议至少两个独立接口冗余)。
- 数据接口:确保两台设备的上联(WAN)和下联(LAN)接口物理连接一致。
三、主动-主动模式配置步骤
1. 启用虚拟集群(Virtual Cluster)
- 登录主设备Web界面,进入 系统管理 > 高可用性。
- 选择模式为 主动-主动(Active-Active)。
配置以下参数:
- 集群ID:唯一标识集群的编号(如1)。
- 会话同步:启用会话同步(
Enable Session Sync
)。 - 负载均衡算法:选择流量分配方式(如
基于源IP哈希
或轮询
)。
2. 心跳接口配置
- 指定两个物理接口作为心跳线(如
port7
和port8
)。 配置心跳IP地址(例如:
主设备:
10.0.1.1/24
备设备:
10.0.1.2/24
注:心跳IP需在同一子网,且不与其他网络冲突。
3. 集群成员配置
- 在两台设备上分别设置集群优先级(数值低的设备默认为主协调节点)。
- 配置监控接口(如WAN1、LAN1),若接口失效则触发流量迁移。
4. 配置同步
- 在主设备启用 配置同步(
Configuration Sync
),确保策略和规则自动同步到备设备。 手动检查同步状态:
# 在CLI中执行 get system ha status
确认状态为
Cluster in Active-Active mode
,且会话同步正常。
5. 负载均衡策略(可选)
- 若需自定义流量分配规则,可通过策略路由或SD-WAN规则细化流量路径。
- 示例:将视频流量定向到设备A,普通HTTP流量定向到设备B。
四、注意事项
会话同步限制
- 某些协议(如IPsec VPN、多播流量)可能不完全支持会话同步,需单独配置。
性能影响
- 会话同步会增加设备间通信开销,确保心跳线带宽充足(建议千兆及以上)。
避免脑裂(Split-Brain)
- 使用冗余心跳线,防止链路中断导致两台设备同时认为自身为主节点。
固件兼容性
- 虚拟集群功能可能依赖特定固件版本,升级前需查阅官方兼容性矩阵。
五、典型应用场景
高流量数据中心
- 分担大带宽流量(如视频流、云计算服务)。
多租户环境
- 为不同租户分配独立防火墙资源。
零信任架构
- 通过双活防火墙实现流量分段和深度检测。
六、常见问题排查
集群状态异常
- 检查心跳线连通性,确认无ACL或防火墙规则阻塞UDP 7086/7087端口。
负载不均衡
- 调整负载均衡算法或检查策略路由配置。
会话不同步
确认两台设备型号和固件完全一致,重启HA服务:
diagnose sys ha reset-uptime
七、总结
主动-主动模式适合需要最大化吞吐量和资源利用率的场景,但需确保硬件兼容性、网络冗余和配置一致性。部署后务必进行故障切换测试(如拔掉主设备电源),验证流量无缝迁移。详细配置可参考FortiGate官方文档:FortiGate Cluster Guide。